• 首页
  • 关于我们
  • 热点聚焦
    • 科技前沿聚焦
  • 新闻中心
    • 经济咨询
    • 时政新闻
  • 政策法规
  • 通知通告
  • 证书查询
  • 在线留言
  • 专家智库

助力教育强区 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

来源: 新疆日报  日期:2024-12-30 16:02:52  点击:116  属于:时政新闻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助力教育强区 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提质创优高质量发展纪实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教师郭间朝(右)在第一届博州汽车维修与检测技能大赛上执裁(7月13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教研室主任高锦南(左)指导学生进行工业机器人码垛编程实训(2023年9月15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水服务赛项现场(2023年12月20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教师徐浩与京东物流集团企业导师为学生授课(5月28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现场(2023年12月20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冰雪运动与管理专业学生在赛里木湖滑雪场实训基地进行实训(2023年11月15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5日摄)。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外景(8月23日摄)。

  入选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获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在校生由成立之初2000人增至1.2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名列自治区高校前列……

  回顾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博职院”)近几年改革发展成就,办学治校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影响力、美誉度与日俱增。成绩的背后,是自治区党委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对职业教育的关心支持,是湖北省对口援疆的倾力帮扶,印刻着全校教职工拼搏奋进、创先争优的足迹。对标新疆教育大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博职院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全力推进学校提质创优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区贡献职教力量。

  服务产业 高标准推进专业建设

  博州有口岸区位优势和综保区政策优势。近年来,博州提出重点打造商贸物流、文旅康养等6大支柱产业。

  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2017年,博职院成立之初,博州党委就着眼自治区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学校谋划了清晰的办学定位——重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博州党委作出实施博职院扩容提质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明确3年发展目标,成立项目建设和扩容提质两个专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学校发展,投入9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2024年,博州党委专题研究博职院提质创优工作,明确提出学校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博职院聚焦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和博州6大产业,围绕“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博温赛”文旅康养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调整和设置专业,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博职院围绕产业办专业,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坚持“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聚焦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领域和口岸经济,重点建设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7个专业群,新增风力发电技术、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冰雪运动与管理等紧缺专业,中高职专业达到68个。“每个专业开设前,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论证,我们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培育人才,使这些新增专业更好地满足博州、自治区产业发展升级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博职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唐晓春说。

  目前,博职院汽车技术、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群入选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采取“4+0”“3+2”模式,与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联合开办两个本科专业,实现本科教育零的突破。

  产教融合 课堂搬入景区园区

  2021年,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博职院成立校企合作产业学院——赛里木湖旅游学院。采用分段式培养,组织学生进景区开展教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不仅解决了赛里木湖景区旅游旺季用人难问题,也为当地乃至新疆旅游业培养了大批专业实践技能强、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努尔扎代姆·克热木是赛里木湖旅游学院毕业生之一,工作不到两年,她因出色表现成为温泉县圣山圣水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营业部高级主管。

  “我学的旅游专业,干的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尔扎代姆来自莎车县一个小乡村,她觉得通过掌握一技之长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实现了人生价值。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博职院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按照“一体两翼四支”的布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做大做优做强校本部,建好博乐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赛里木湖旅游学院,辐射带动两县两市4个技工学校,全方位构建“大职教”格局。依托国家级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学校与智能制造企业联合办学,组建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赛里木湖景区,与新疆赛里木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办学,组建赛里木湖旅游学院,把职业教育办在厂区、景区,支持园区、景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博职院以行业新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先后当选机器人与工业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婴幼儿保育与早期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等30个副理事长、理事单位;牵头成立全国戍边文化研学产教融合共同体、阿拉山口综保区产教联合体、天莱学院和丝路口岸学院;在博乐疆茂牧业有限公司马术俱乐部挂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推进“智能供应链”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推进跨境电商等3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入选第二批全国SGAVE(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立项单位。

  该校赛里木湖旅游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阿拉山口数智供应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自治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赛里木湖旅游学院赋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湖北博州职教园获批自治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部分行业的头部企业、重点产业联办“锐捷特色班”“华住店长英才班”“水云杉酒店励能班”等订单班。2021年至2024年,博职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2023届优秀毕业生阿力木江·吾斯曼留博自主创业,在校园经营夏尔栖里茶咖创客空间。像阿力木江一样,一批批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生梦想。

  引人聚才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12月25日,旅游学院课堂上,青年教师李延正结合实践案例,为学生们讲解旅游基础知识。作为2023年新疆导游大赛唯一的“超级导游奖”和“最佳讲解奖”获得者,李延有着丰富的带团经验和随拿随用的案例,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

  李延毕业于新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曾从事过导游工作。2022年,他通过招考入职博职院,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强教先强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关键和保障。博职院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学校用好州党委编办支持的100个高层次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用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引进,保障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学费、交通费和住宿费奖补等机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推动全校教师学历层次大幅提升。目前,学校在职读博读研47人;招聘教师312人,其中研究生86人;聘请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领域产业导师等160人担任兼职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师资力量不断充实。

  “我们还通过建立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双师型’教师等为重点的选拔、培养、培训和管理机制,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3%。”博职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康国英介绍,学校积极争取自治区、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湖北对口院校资源的支持,开展骨干教师参加疆内外跟岗学习培训,350余名教师得到学习锻炼。

  尊师重教,让教师成为“最光辉的职业”。博职院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激励,建立向业绩突出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学校师德师风、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得到提升。近3年,该校教师在全国、自治区教师基本功大赛、自治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各类奖项30余项,创建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自治区高职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

  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也同步提升了学校科研水平。近3年,博职院立项自治区级以上课题36项,成立自治州职业教育研究院等研究中心10个,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博州分中心,教科研成果不断显现。

  强基固本 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

  博职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严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文化润疆,以创建“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打造“四个合格”党员队伍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学校提质创优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获评“自治区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自治州“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2个、自治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

在校生由2017年成立时的2000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万余人,校园建筑面积从7.5万平方米到一校三区总建筑面积33.57万平方米,辐射带动4个县市技工学校共同发展,疆外招生省(区)市从9个增加到16个,成功承办自治区酒水服务、酒店管理赛点职业技能大赛……短短数年,博职院办学层次由低到高、办学能力由弱到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学校入选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和第三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获得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等。办学经验被作为典型在全疆各地及职业院校推广,各级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果,学校的认可度、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新疆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强区建设重点任务,统筹用好湖北教育援疆资源,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贡献力量。”博职院党委书记周学伟说。

上一页: 没有数据了
下一页: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智慧人才测评中心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37060202002079号 鲁ICP备2024136402号